事情发生在2000年,我的丈夫(JK)当时已经在Apple工作了十三年。我们的儿子当时一岁,我们想要搬回东岸好离我们的父母近一些。为了搬家,我的丈夫必须得到公司远端办公的许可。这也代表他不能在团队专案里工作,因此需要找些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来做。
这是个长期的计划,JK很早就开始将办公时间慢慢从Apple的办公室转移到家里的办公室。 (到2002年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在加州的家里工作了)
他寄了一封信给他的老板,刚好也是在1987年他进入Apple时雇用他的人。
Date: Tue, 20 Jun 2000 10:31:04 -0700 (PDT)From: John Kullmann <jk@apple.com>
To: Joe Sokol
Subject: intel
i'd like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me becoming
responsible for an intel version of MacOS X.
whether that's just as an engineer, or as a project/
technical lead with another person – whatever.
i've been working on the intel platform for the last
week getting continuations working, i've found it
interesting and enjoyable, and, if this (an intel
version) is something that could be important to us i'd
like to discuss working on it full-time.
我想要讨论一下,看看是否可以让我成为intel版MacOS X的负责人。
无论只是做一个工程师,或是与别人合作,做一个专案/技术指挥,怎样都好。
我从上星期开始就一直在研究intel平台,我发现这事还蛮有趣的,我也颇乐在其中。如果这(intel版)对我们很重要的话,我想要讨论是否可以全职来做这个。
jk
18个月后,也就是2001年12月,Joe告诉JK:
“I need to justify your salary in my budget. Show me what you're working on."
我要在我的预算里调整你的薪水,给我看看你正在做的东西。
当时,JK在Apple有三台PC,另外还有三台在家里的办公室,全部都是从一个卖组装电脑的朋友那里买来的(因为办公室里没人知道他在干啥,所以这些电脑不能从Apple公司内的管道购买)。这些PC全部都跑着Mac OS。
(注:当时JK在为这些PC取名字的时候,Kim随便挑了一个名字「Marklar」,之后这名字就变成了整个计划的内部代称。另外,到JK离开Apple时,JK的机器大部份都由南方公园的角色来命名。)
在JK的办公室,Joe惊奇地看着JK打开Intel PC,然后萤幕上出现了熟悉的一行字:
Welcom to Macintosh.
Joe整个人停了下来,沉默了一下之后,他说:
“I’ll be right back."
「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在几分钟之后,Joe跑了回来,后面跟着的人是Bertrand Serlet。
Bertrand Serlet,在2003~2011年担任Apple软件工程资深副总裁,现为Parallels董事
因为刚好要接他JK回家,Max(我们一岁大的儿子)与我当时都在办公室里。 Bertrand进了办公室,看到PC开机之后,问JK说:
“How long would it take you to get this running on a (Sony) Vaio?"
「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让这玩意在(Sony的)Vaio上运作?」
“Not long"
「用不了多久。」
“Two weeks? Three?"
「两星期?还是三个星期?」
JK的意思其实是——大概只要两个「小时」,顶多三小时。
Bertrand 听了之后,马上叫JK去Fry's(西岸知名的电脑连锁店)买台店里最贵、最顶级的Vaio。所以,JK、Max还有我都跑去了Fry’s。在不到一小时 内,我们就回到了Apple。到了傍晚七点半时,一台跑着Mac OS的Vaio就出现了。 (我丈夫坚持我记错了,说Vaio是Matt Watson买的,也许Matt可以来回覆一下。)
隔天早上,Steve Jobs就坐上到日本的飞机,去跟Sony的总裁会面了。
(注: 根据日本知名科技记者林信行在Quora上的回应,当时SONY的社长安藤国威是在夏威夷与Steve Jobs会面。虽然之后曾经有规划与Memory Stick相容的iMac等产品,不过由于当时SONY正忙于在全球推出VAIO的计划,因此没有多余资源来进行Mac OS X版本VAIO的研发。)
* * *
在2002年一月,Apple将两名工程师分配到这个专案。到了2002年8月,另一批工程师开始进入这专案,这也是谣言第一次出现的时间。但是有长达18个月里,只有六个人知道这个专案的存在。
最精彩的部分?在Steve Jobs去了日本之后,Bertrand找了JK,讨论了如何将这整件事不泄露给任何人知道。是「任何人」。转眼之间,家里的办公室就整个被重新布置,以符合Apple的保密标准。
JK也跟Bertrandg说我已经知道了这个计划。事实上,我不但知道,这个专案的名字还是我取的。
Bertrand告诉JK,我必须忘掉所有我知道的事情,直到正式公开之前,JK也不能再次跟我讨论这件事。
我想,他脑子里也许有像电影「Total Recall」里的记忆清除器。
* * *
我不记得最后Apple切换到Intel的许多原因,不过有件事情我记得很清楚:
有长达18个月没有任何人报导过这件事,「Project Marklar」之所以会存在,仅仅只是因为一个主动降级的工程师,想让他的儿子Max可以住的离爷爷奶奶近一点而已。
译:wa+er
信息来源: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39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