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闻 > 中科院研究员详解磁性隧道结材料未来发展

钥匙链上挂着硬币大小的硬盘,容量上百G;掏出手机,根据所处位置的磁场就能知道自己在哪儿……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迎来这样的生活。
这些都得归功于磁性隧道结材料的发展。在昨天北大的讲座中,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韩秀峰教授介绍了磁性隧道结材料的应用。

韩秀峰教授介绍,上个世纪中叶计算机刚发明时,磁盘存储能力很低,1956年问世的世界第一部计算机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一人多高的存储器仅能存5M的数据。

而随着上世纪末,巨磁电阻效应和隧传磁电阻效应被发现并投入应用,尤其是纳米技术下磁性隧道结材料的发展,磁盘存储技术和磁敏传感器技术取得了飞速进步。

韩秀峰教授举了个例子,“到那时现在常用的3.5寸硬盘存储量将达10000G,而上百G的微型硬盘仅如硬币大小,挂在钥匙链上就行。”

据了解,磁性隧道结材料除了可以应用于存储外,在传感器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由于每个地方磁场强度不同,未来手机置入磁感应器,甚至可以通过感应磁场差异实现定位,还不受卫星信号等因素影响。“只要国家有关部门建立磁场信息库,技术上很快就能实现。”韩秀峰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基于磁性隧道结材料的硬盘驱动器市场价值达300亿美元以上,今后还会有更好的前景。而我国对于磁性隧道结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

《法制晚报》
 

上一篇:大部分投资者认为应持有微软股票 2010/11/28 20:14:19
下一篇:微软或将“效仿苹果”封杀解锁WP7用户 2010/11/28 20:16:10